在杭州,上世纪80年代生的孩子们,对于歌舞厅应该不会太陌生,或许家里大人还会去跳两下子“嘭嚓嚓”(用来形容交谊舞节奏,指代交谊舞),说不定还有人,曾经有幸进过歌舞厅领略过当年的盛况。 三十年的岁月,随着各种娱乐方式的兴起,旧时独领风骚的歌舞厅,也渐渐地隐没在各种新娱乐场所当中。 水晶宫的老板潘财安,从上世纪90年代开出了水晶宫歌舞厅之后,一直经营至今。水晶宫最初开在湖墅南路和文晖路交叉口(即现今新花中城大酒店所在的位置),后因湖墅南路整治被迫迁离。潘老板说那时离房租合同到期还有一年多,但是没办法,一定要搬,这一搬就搬到了现在水晶宫所在——文晖路叶青兜桥下的桥洞里,并且在这里一开便是十八年。 潘老板擅长吹萨克斯风,上世纪80年代,他便和人一起组成乐队,在杭州的歌舞厅里表演,可以说,他经历了杭州歌舞厅的起步、繁荣、下滑、小兴旺、没落。
最洋气的社交方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,杭州市开始鼓励每个城区官方开设两家舞厅,以便群众学习和跳交谊舞,要说开得最早的舞厅,是拱墅区工人文化宫,其实那会儿不叫歌舞厅,而是叫舞蹈培训班。文化宫露天开班教大家跳交谊舞,潘老板的乐队最早就在那里表演,这个乐队超有文艺范儿,是小型的管弦乐队,一曲悠扬的萨克斯风,就能让舞客们在旋律中沉迷得不能自拔。这之后,杭州市包括各个区的工人文化宫、群艺馆都纷纷开了歌舞厅(舞蹈培训班)。 歌舞厅开始起步的初期,政府不允许私人开设歌舞厅,但后期,杭州三星级以上的饭店被允许开设歌舞厅,当时,华侨饭店、新侨饭店、友好饭店、杭州饭店等都开出了各自的舞厅,供舞客跳舞。此时的潘老板就带着乐队去华侨饭店表演。他说,当年有的饭店直接就是吃饭的餐厅当做歌舞厅,客人吃完饭后,服务员就把桌子往边上一拉,乐队在一边儿开始演奏,那中间空出的场地就腾出来供舞客跳舞。 那个年代,歌舞厅的出现,让原本娱乐活动贫乏的人们顿时兴奋了,大家纷纷呼朋唤友地去学习跳舞,学会了跳舞的则会天天报到歌舞厅。跳交谊舞的“杭儿风”就那么呼啦啦地吹了起来,住在马市街社区跳了二十多年舞的周叔叔说:“那个时候去跳交谊舞是毛(很)洋气的社交方式,谁要是不会跳舞,那就落伍了! 学交谊舞好找对象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杭州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工会也开始组织员工学习跳交谊舞,专门请了老师来教。说起这个,目前在红雷歌舞厅工作的张阿姨,可是记忆深刻。她跳了二十多年的舞,可算是资深舞客,没退休前是杭州红峰丝织厂的员工。 1989年,单位工会组织学跳舞,张阿姨也是其中一个。她说,她刚学会的时候,学了男步,女步,因为是丝织厂,女工多,张阿姨就跳男步。学跳舞的人,但凡基本舞步学会后,瘾头都很大,张阿姨每天下班就立马去单位舞厅里跳,工作忙的时候跳半个小时也好的,一天不跳就觉得脚在发痒。瘾头起来,一旦跳上了,那可就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停下来的事情。她说,那个时候,她还去过朝晖三区的群艺馆歌舞厅跳舞(现杭州文化馆),那里有专门的老师教跳舞。 各家单位组织大家学交谊舞、开舞厅,一则,是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,二则,是把自家单位的大龄未婚青年们放到舞会中去,让他们自己找对象,以此解决单位大龄男女青年的个人问题。 原本大龄青年们交际圈子就窄,那个年代又都挺含蓄。有了舞厅,大家跳一场舞,看对眼的可以继续跳跳舞、聊聊天,一场舞两场舞跳下来,不熟悉的变成了熟悉的,对象就那么找好了,所以,舞厅无疑是大龄青年们最好的找对象场所。这倒与现在各种大龄未婚青年的相亲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,只是那时候通过跳舞找对象,只要看得顺眼,谈得来就好,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条条框框,人也简单得多。
红太阳广场王老头 舞厅的功能当然不局限在找对象,原杭州市交公司搞第三产业的朱师傅说,现在商务洽谈恐怕更多的是通过吃饭,而在上世纪90年代,杭州大多数单位搞经营的人,要商务洽谈就开个舞会,请要合作的单位相关人员来参加,在交谊舞的舞曲中,大家心情放松,这样的环境,更利于洽谈合作项目。朱师傅就是为了工作特地学的交谊舞,从那之后,他也喜欢上了跳交谊舞,和张阿姨一样,他们在学会跳舞之后,舞步都不是很熟练,急需更进一步地提高。他们又是怎样去提高自己的舞技的呢?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他们都提到了一个人:红太阳的王老头。 红太阳就是现在的武林广场,老杭州都习惯称那为红太阳广场。在红太阳广场,当时出现了一个姓王的老头,弄了一台大音响在广场上放,一边放一边教人跳交谊舞,很多初学或者学了半桶水的人就都跑来向王老头学跳舞。不仅是红太阳的王老头教大家跳舞,旁边还有两个人,也教跳舞,一个和王老头一样是教交谊舞,而另外一个,是杭州歌舞团的,教大家跳国标。 三个人就这么日日在广场上教人跳舞,喜欢跳舞的人通过口口相传,都跑到这里来跳舞,慢慢地就形成了每天几百号人同时翩翩起舞的壮观场景,张阿姨和朱师傅都曾经是那几百号人中的一分子。 35岁以下不得进入 张阿姨跟着红太阳的王老头跳了一年多的舞,觉得自己蛮会跳了,就开始去歌舞厅跳舞。
|